《別照單全收你的念頭》(2022年)是一本克服焦慮、自我懷疑和自我破壞的指南。這本書摒棄了關於動機和意志力的陳詞濫調,而是借鑒了永恆的佛教智慧。
它展示了思考如何將我們纏繞在痛苦的生活中,以及我們如何能從這個陷阱中解脫出來。
本書主要探討了以下幾個方面:
- 思考與痛苦的關係
- 大腦進化與現代生活的矛盾
- 思想與思考的區別
- 無心(mushin)和心流狀態的概念
- 如何停止過度思考
- 接納思想而不評判的方法
- 釋放潛力的非思考狀態
這本書的核心信息是:通過學會不被自己的思想所困,我們可以減少不必要的痛苦,過上更自由、更有成就感的生活。
Table of Contents
Toggle💁🏻♂️ 作者簡介
Joseph Nguyen是一位作家、老师和演讲家,以灵性方法治愈自我和自助而闻名。
他之前的著作包括《超越思维》,这是一本探索情感痛苦根源的诗集,还有《创造的艺术》,这是一本关于创造力的研究。
他的畅销书《別照單全收你的念頭》已被翻译成三十多种语言,在全球读者中引起了强烈反响。
📝 實用要點
- 意識到思考與思想的區別:思想是自然產生的,而思考是對思想的處理。試著觀察自己的思想,但不要過度分析或評判它們。
- 練習”無心”或”心流”狀態:在日常活動中,嘗試完全投入當下,不要讓雜念干擾。這可以是做家務、運動或工作時。
- 接納而不是抵抗:當負面思想出現時,不要試圖強行壓制或改變它們。相反,只需觀察它們,讓它們自然流過。
- 減少過度思考:當你發現自己陷入焦慮或反覆思考某個問題時,提醒自己停下來。深呼吸,將注意力轉移到當前的感官體驗上。
- 培養觀察者思維:嘗試將自己視為思想的觀察者,而不是思想本身。這有助於與負面思想保持距離。
- 定期進行正念練習:可以是冥想、瑜伽或只是安靜地坐幾分鐘,專注於呼吸。這些練習可以幫助你更容易進入”無心”狀態。
- 在做決定時,留意直覺:有時,我們的第一反應可能比長時間的分析更準確。學會信任你的直覺,特別是在你有經驗的領域。
- 保持開放和靈活的心態:不要太執著於特定的想法或信念。願意接受新的觀點和可能性。
你能從這本書中學到些什麼?
來看看怎麼黑入大腦,減輕自己的痛苦吧。
從佛陀到佛洛伊德,研究人性的學者常發現,我們的行為有個矛盾:沒人願意受苦,但大多數人卻抓著痛苦不放。我們明明知道,自己做的事會讓自己很痛苦,但還是忍不住去做。
佛洛伊德把這種傾向,歸咎於我們潛意識裡那些不理性的驅動力,它們破壞了我們理性的一面。佛教徒則不同,他們不需要找出隱藏的痛苦製造者,對他們來說,光是思考這個行為,就足以把我們困在痛苦中了。
佛教徒認為,痛楚和痛苦是有明顯差別的。痛楚是無法避免的,可怕的事總是會發生,帶給我們真實的痛楚。但痛苦並不是外界帶給我們的失望和失落所造成的,它其實是我們思考的產物。當我們用憤怒、怨恨、自我厭惡和焦慮的思考模式,來解讀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事情時,我們就延長並加劇了痛苦。我們”選擇”了痛苦。
令人驚訝的是,打破這種模式並不是要去正向思考,而是要暫停自動思考,讓想法就這麼存在著,不要對它們進行無止盡的解讀。當我們學會這麼做時,我們不僅會減少痛苦,還能讓自己發揮全部潛能。聽起來不錯,對吧?來看看你怎麼才能達到這種更平和的心境吧。
我們通過思考創造現實
讓我們從一個永恒的問題開始:什麼是天堂,什麼是地獄?一些宗教傳統對這些概念有字面上的解釋。
例如,許多基督徒和穆斯林把天堂和地獄,看作是絕對美好或永恆痛苦的真實場所。大多數佛教徒則不同,他們用比喻和心理學的方式來理解。
對佛教徒來說,天堂和地獄是心理狀態,而不是地點或目的地。日本禪宗佛教有個古老寓言,很好地說明了這個觀點。故事是這樣的:
有一天,一個魁梧的武士去拜訪一位禪師。他發現禪師正在花園裡冥想。武士習慣發號施令,不擅長討論哲學問題。
他粗魯地打斷禪師,大聲問道:”什麼是天堂,什麼是地獄?”禪師睜開眼睛,看著武士說:”我為什麼要告訴你這個粗魯的傢伙?你是在命令,而不是請教。”
武士愣住了。他這個階層的人習慣受人尊敬,而且會嚴懲任何不敬之人。武士憤怒地舉起刀,對準禪師的頭。
但禪師既沒有退縮,也沒有求饒。他只是輕聲說:”這就是地獄。”武士頓時明白了禪師的意思。憤怒、怨恨和自以為是吞噬了他。
僅僅因為自尊受到輕微傷害,他就準備殺人。武士收起刀,雙手合十,感激地向禪師鞠躬。禪師臉上閃過一絲微笑:”這,就是天堂。”
這個寓言能教給我們什麼?蘇格蘭哲學家悉尼·班克斯可以幫我們解答。班克斯認為,我們通過思想來體驗現實。
客觀世界並不會讓我們以某種方式看待事物,而是我們內部的思維過程,塑造了我們對世界的看法。換句話說,我們通過思考創造現實,無論好壞。
正如17世紀英國詩人約翰·彌爾頓所說:”心靈是它自己的地方,它可以把天堂變成地獄,把地獄變成天堂。”這正是禪師教給武士的。
武士經歷的地獄並非由外界引起,而是自己創造的,是自我的產物。天堂也是內心狀態,當他放下自我時就能體驗到。
換句話說,我們生活在對現實的感知中,而不是現實本身。基於這一點,現實只是一系列獨立於思想的事件。
正如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所說:”沒有好壞之分,思想使然。”我們對某事的感受好壞,說明不了那件事的本質,但能說明很多我們的解讀方式。
當然,我們會自然而然地用特定方式解讀某些事。比如,如果親人去世,說悲傷是不恰當的解讀就很奇怪。但我們並非只因合理原因而痛苦。
如果是那樣,我們就不需要佛陀這樣的聖人,或弗洛伊德這樣的心理分析家了。我們之所以需要他們,是因為我們常常是自己不必要痛苦的製造者。
但這種痛苦是可以治癒的。畢竟,如果思考創造了我們的現實,那麼通過改變思考,我們就能改變對現實的體驗。
如果這是真的,我們就只差一個念頭,就能把自己的地獄變成天堂。
思考幫助我們生存,而非繁榮
在談治療之前,我們先來說說診斷。思考是如何導致痛苦的呢?要回答這個問題,我們需要簡單回顧一下人類的進化史。
進化賦予了人類巨大的大腦,能夠理性思考、分析和思考,這是有充分理由的:它幫助我們生存。簡而言之,思考是一種防禦機制。
我們的大腦被設定為掃描周圍環境中的潛在危險,而且在這方面表現出色。我們的大腦不僅分析眼前的世界,還會翻找過去的經歷,並對未來做出預測。
到目前為止,這很合理。問題是,我們的大腦是為一個充滿威脅的世界設計的,而世界已經變了。我們不需要去獵殺危險動物,或冒險吃有毒漿果來避免餓死。
大多數人都有信用卡,能去儲備充足的超市。我們的鄰居更可能用吵鬧的音樂煩擾我們,而不是殺害我們。斷腿曾經是死刑,如今只是個麻煩。
我們的環境比過去安全多了。然而,進化需要數百萬年的時間,我們的大腦還沒有跟上人類幾個世紀以來的巨大進步。
我們的身體生活在信息時代,但大腦還停留在史前。在遠古時代,腎上腺素激增的戰或逃反應是有意義的,但在今天大多不再需要。
我們的大腦卻不知道這一點,所以我們繼續在安全的郊區、舒適的辦公室和煩人的鄰居中尋找生存威脅。這種傾向表現為持續的、自動的、焦慮的思考。
我們那關注危險的”蜥蜴腦”讓我們過度思考穿什麼、吃什麼,反覆回想舊對話,擔心我們說的話或做的事會被如何理解。
它們讓我們猜疑同事和老闆,反復修改郵件,把小毛病當成死亡預兆。最糟糕的是,它們讓我們不斷重播過去的事件,刷新並延長了它們帶來的痛苦。
這是痛苦的根源。從佛教的角度來看,診斷很清楚:我們的大部分痛苦是由我們對思維模式的執著造成的。這就把我們帶回了治療方法。
我們如何結束這種不必要的痛苦?答案就是,停止思考。
思想創造,思考毀壞
思想是名詞:是你擁有的東西,不是你做的事。它們毫不費力且自發產生,就這麼發生了。而思考則是動詞:是你做的事。
本質上,思考是對你的思想進行思考的行為。思考需要消耗能量,需要努力和意志力,而這些都是有限的資源。
讓我們做個小小的思想實驗,以便更容易理解這種區別。
你要做的就是說出你夢想的年收入。別想太多,讓這個數字自然出現在腦海裡。想到了嗎?好,現在把它乘以五。注意到什麼了嗎?
如果你和大多數人一樣,第一個數字幾乎不需提示就冒出來了。很可能感覺不錯,你甚至可能感到一陣興奮。但第二個數字可能就不同了。
你是否突然開始擔心和煩惱?你是否質疑自己能賺那麼多錢,或是否配得上?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,你就剛經歷了從思想到思考的轉變。
如你所見,後者是情緒過山車;它把你拋向焦慮和憤怒的頂峰,又把你扔進自我懷疑、內疚和自卑的深淵。
那麼,這個小小的思想實驗告訴我們什麼呢?簡單來說,是對思想的思考,而不是思想本身,才是心理痛苦的根源。
思想簡單易行,不需要太多努力,也不會引起太多抵觸。但當你開始處理和評判這些思想時,問題就出現了。
但關鍵是:你不必與你的思想糾纏。你不必思考它們,也不必評判它們。思想是創造性和積極的,它們告訴你真正的渴望和在意的事。
思考則不是這樣,事實上,它具有破壞性和消極性。一旦你開始思考,你就開始把你的限制性信念、判斷、批評、程式和條件加諸於你的思想之上。
問題是,如何阻止負面程式玷污你的思想?第一步,像往常一樣,是認識到這一點。因為你只能感受到你在思考的東西,所以感覺就像一個內部儀表板,告訴你是否陷入了頭腦之中。
如果你經歷了許多負面情緒,你可能是在過度思考。讓我們看看當你發現自己陷入這個循環時,可以做些什麼。
停止操縱思想,達到心靈澄明
如果思考導致痛苦,我們不應該停止思考嗎?這似乎是個奇怪的想法。我們真的能停止做大腦生物學上預設要做的事嗎?簡單的答案是可以。讓我們深入探討一下詳細的解釋。
首先,讓我們定義一下術語。停止思考並不等同於停止所有思想,正如我們所見,思想和思考並不是同義詞。我們要達到的是一種思想能毫無阻力地流過我們的心態。換句話說,停止思考就是停止思考和評判思想。
這不是一個特定的行動,實際上,它是行動的缺失。我們越意識到思考導致我們痛苦這個事實,就越容易將自己從思考中分離出來。一個比喻可以幫助我們理解這個想法的含義。
想像你得到一碗來自水坑的渾濁水。你的任務是讓水變清澈。有很多方法可以解決這個問題;比如你可以煮沸水,或者用咖啡濾紙過濾。這些解決方案都是主動的:它們都是對水做些什麼。但有一個更簡單的解決方法:不去管它。給予足夠的時間,污垢會沉澱到碗底,水就會自行澄清。
我們的心智也是這樣工作的。我們經常試圖主動地”煮沸”或”過濾”我們的思想,換句話說,我們試圖對它們做些什麼。這就是思考。但如果我們不去管它們,思想就會自行沉澱。就像不受干擾的水會趨向清澈一樣,我們的心智也是如此。關鍵是避免攪動。
在日本文化中,這種現象有自己的詞:無心。它描述了一種心智狀態,在這種狀態下,心靈擺脫了憤怒、恐懼、雜念,最重要的是,擺脫了自我。通常,它用來描述武術家在戰鬥中的心態,但也適用於生活的其他領域。當達到無心狀態時,實踐者能夠毫不猶豫地對眼前的事物做出反應。她不會迷失在漫無邊際的思緒或自我懷疑中,而是依靠訓練和直覺迅速果斷地行動。
在西方語境中,我們經常使用”心流狀態”的概念來描述當我們完全沉浸在一項任務中時達到的那種心靈清明。心流狀態和無心都是關於純粹地存在於當下。然而,我們的大腦並沒有關閉,恰恰相反,當我們達到這種狀態時,我們通常最具創造性和創新性。這是因為我們不在思考,而是讓思想流過我們。
思考阻礙了我們生活各個領域的表現。猶豫、懷疑、不安全感和恐懼都是思考的副產品。相比之下,當我們進入非思考狀態時,我們表現最佳。當我們停止思考時,我們就從自我的限制中解放出來,能夠發揮我們的全部潛力。
最終總結
我們的大腦進化得傾向於過度思考。如果沒有能夠持續掃描周圍環境尋找危險跡象的頭腦,我們這個物種不可能走到今天。
但在當今更安全的世界裡,這種能力導致了不必要的痛苦。如果我們想擺脫這種痛苦,就需要停止相信我們所想的一切。
要做到這一點,我們必須讓思想不加評判或抵抗地通過我們的頭腦。日本文化稱這種心態為”無心”;西方文化稱之為”心流狀態”。
這兩者都描述了一種解放的非思考狀態,它使我們擺脫痛苦,並允許我們釋放真正的潛力。